我在近作《精英美术12讲》中将汉字毛笔书写艺术称之为“神秘的符码”完稿之后在兴兰堂新展厅欣赏了莫立唐先生近百帧书法,自以为验证了我在文字中对书法的认知。
著名的科学史学者F。卡普拉在《物理学之道》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关系,认为汉字书法最能体现东方神秘主义,书法“只有在技艺成为一种超然存在,艺术成为一种无艺术的艺术,这些都在无意识中发展起来,才能达到真正的精通”。
书法的神秘性就在于它是“无艺术的艺术”,在于它何以成为“无艺术的艺术”。
中国有漫长的“书画同源”理论和实践过程,且此理论至今为相当多的中国画家所奉行。历史上尽管没有王羲之、怀素、颜真卿等诸多书家善画的记载,也没有画迹传世,但画家善书却是无可争辩的文化历史现象,甚至有人将书法干脆划分为书家书和画家书,孰高孰低自是各持一端。仅此而言,莫立唐的书法只不过是延续了画家善书的历史。善书的现代画家自是汗牛充栋,但撇开绘画成就的权威,仅以书法论书法,能同样巍然而立的却不多见,莫立唐的书法即属于这种不多见的可与书家书平分秋色的画家书者。
在中国文化史上,真正流传有序、历史最悠久者首推书法。从最早的甲骨文幵始,直到现代书法,可以说是一条未曾断裂过的书法历史长河。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形成了巨大的书法文化权威,无论是硬笔的普及还是电脑的咄咄逼人,书法对中国人的诱惑至今未曾减弱;另一个方面也形成了书法艺术巨大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。面对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,现代书法家只有两种选择:一是在传统资源中广收博取;二是彻底抛弃传统,从零出发,因而也就还再称其为书法。
莫立唐的书法,取法于从传统中广收博取之路。要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,如同在一个挖掘了几千年的矿洞里淘金,殊属不易。其一要有广博的心境,能够兼容并纳千年间各家各派;其二要有极高的悟性,既能抓住传统的可视之迹,亦能体味把握书法的种种神秘奥妙之处。要做到这两条,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书家的日积月累,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达到吞吐万物、百法归一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境界。
然而,博大精深、丰富复杂的传统书法自有相互独立和难以兼容之处,能将坚硬钢化为绕指柔的功力在于书法家的精神力量。现代书家不仅要有丰厚多样的传统书法修养,更要有超越于象形之上的精神力量,将无序的传统书法梳理为独特的个性艺术。只有这样的书法,才可能既是与千年书法语言一脉相承的书写艺术,又是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个性艺术。野狐禅似的漫无章法,隐含的不是书法正道崇尚的精神,而更多的是书写者淹没在法力无边的传统海洋中,自我和个性荡然无存。
书法的神秘性就在于它的精神,不是抽象的精神,而是具体的隐含于字中的精神。这个精神是个复杂的结构体,既有书家的人生阅历及其感悟,也有书家的修养品性,还有书家决定于基因差异的天性自然,而这一切又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。这样的精神是要用漫长的人生来熔铸的,所以有人说,不到八十不要言书法。总思是说,极少有人不阅尽天下沧海桑田而能有此巨大的精神,这不可捉摸的精神最后都要表现于简洁的黑白关系中。
是什么样的黑白关系有如此巨大的承载能力?唯有中国的书法艺术。而且要与传统书法资源相互联结,简洁的黑白关系才真正有如此强大的承载能力。因此书法又谓之为“神秘的符码”。符码特征在于它与数千年传统书法的一致性和可认性,神秘在于符码中蕴涵的精神。
阅莫立唐先生的书法,就能感受到神秘符码的力量。专家当然可以直指其用笔、空间、结字如何受传统影响,这是现代书法所必不可少的,否则就是野狐禅,但莫立唐书法中强悍的精神掩盖了象形,莫立唐书法以气胜。
在莫立唐先生的书法中,无论是方整的正书,还是恣意的大草,都有堂正皇皇的唐人气象。但是,在用笔空间上又采纳了明清文人的怪异,最明显当属金农。将堂正的唐人气象和清人的怪异并置,既是别出心裁,又是险中取胜,正是在这个出其不意中显示出莫立唐书法的独到之处。而且细心的观阅者还可以发现,在用笔的变化中,莫立唐还光大了清人怪异的趣味,在苍劲老辣中显示出灵动和生气,剔除了很多职业书家特别是书家书的油滑和世故。
中国书法有字如其人之说,这里的人指人气,为人的精神全部。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在于气的不同,颜字的正气,赵字的媚气,金字的怪气等等。尽管气不相同,却也有高低优劣之分。莫立唐的书法的气在于正气和怪气相互冲淡之间。堂皇正气,却没有烈士的悲壮慷慨,有的只是文人的自由与潇洒,而自由潇洒又受制于正气的制约,没有流于颓废而不羁,这是莫立唐书法的基本精神,也是一个现代书画艺术家漫长人生中精神历史的象征符号。
2005年10月11日
李蒲星: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、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、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